在改革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
——西安市婚姻家庭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刘智隆
(2003年3月28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受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理事审议。
西安市婚姻家庭协会自1999年3月5日成立以来,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在市局领导的重视、关心与支持下,在区县民政局和团体会员单位、各位常务理事、各位理事的支持与共同努力下,遵照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和五项基本任务,在婚姻教育、婚姻管理、婚姻服务、婚姻介绍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为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提高婚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为巩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好评。回顾几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有效地开展了新《婚姻法》的宣传贯彻活动。
一是在2001年2月份,我们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婚姻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精神,组织西安地区曾亲自参与新《婚姻法(修正草案)》制定的专家、教授、婚管干部、妇女工作者、新闻工作者30余人,召开了西安市《婚姻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会后我们及时将大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汇总上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为婚姻法修改献计献策的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肯定和表扬。《婚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的情况,《西安晚报》、《华商报》、西安电视台等6家新闻单位都作了报道,既配合了《婚姻法》的宣传,也扩大了市婚协在社会上的影响。
二是新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后,我们组织区县婚姻登记管理处上街宣传新的《婚姻法》,先后设立普法宣传站2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万余人次,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3万多个。
三是在《西安日报》开辟了新《婚姻法》宣传专栏,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就新《婚姻法》,有那些特点等24个问题进行了10余天的连载,对《婚姻法》有关条款进行简明、实用的剖析、解答,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使更多人了解新的《婚姻法》。长安区婚协还举办了新《婚姻法》知识竞赛,促进了宣传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是我们举办了全市婚管干部新《婚姻法》培训班,对区县婚管科长、各婚登处的同志,以及未集中登记的乡镇婚姻登记员118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通过有关专家的法律解释和案例分析,使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熟悉了新的法律条文。在培训班结束时,还组织了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市上统一办理婚姻登记员证书。这些措施,有力的保证了新《婚姻法》的宣传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在去年12月的全国部分城市婚姻管理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对我市宣传贯彻新《婚姻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二、 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婚姻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市原来的婚姻登记全部是以手工操作来完成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原始的、粗放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的需求。因为它很难对大量的婚姻登记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缺乏必要的及时性,且难以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婚姻登记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婚姻登记过程作为一个履行法律程序的过程,也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其重要性;婚姻证件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则使对婚姻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婚姻登记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只有走婚姻登记管理办公自动化为基础的信息化发展道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也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为了实现婚姻登记管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我们统一规划、统一实施。首先,统一筹借资金。我们采取市婚协补一点、区县拿一点的办法,为区县婚姻登记管理处统一购置了计算机和票据式打印机。第二,统一编制软件。在制作婚姻登记管理信息软件过程中,我们下功夫、花力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曾多次与区县婚姻登记管理处的同志一起讨论婚姻登记管理信息软件开发要求。软件做好后,经过试运行又作了补充完善。第三,抓好培训。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是确保婚姻登记管理信息化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由于过去区县婚姻登记管理处没有实现办公自动化,因而懂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了了无几。2001年,我们对全市区县婚姻登记员30余人进行了计算机和婚姻登记管理软件使用培训。通过培训,使婚姻登记员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上报信息及数据分析的基本要领和步骤,同时也增强了信息管理意识,较好的适应了工作需要。第四,强化服务。由于婚姻登记全部使用计算机办理,加之信息化又是刚刚起步,因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是否及时帮助解决,软件程序定时维护。这些服务性的工作及时到位,保证了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的正常运转,也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良好循环发展。
2002年元月,我市集中登记的12个区县婚姻登记管理全部实现联网,实现了婚姻登记管理的信息化。实践证明,婚姻登记管理信息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解决了婚姻登记信息的有效利用;既进一步规范了婚姻登记,又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的资源共享。
三、 婚介工作建章立制,狠抓管理,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婚介工作是婚姻工作的延伸,又是一项新兴的社会服务业,这项工作要步入正轨,需要政府部门加以规范,需要协会加以引导。因此,作为全市婚姻管理的业务处和市婚协的日常办事机构,我们双管齐下,首先抓了制度建设,从规范婚介行为做起。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西安市婚姻介绍所暂行管理办法》、《西安市民政局关于在全市开展争创先进婚介所、先进婚介员的通知》、《西安市婚介所工作制度》、《征婚人员须知》、《婚介工作者守则》、《婚介所举报制度》、《西安市婚介机构收费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婚介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婚介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最近,又制定了《西安市婚姻介绍广告有关问题的规定》,使婚介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民政部将我市的《婚介管理办法》和经验材料分别刊登在《基政简报》和《民政工作通报》上,向全国推广。
二是狠抓清理整顿,净化婚介市场。去年以来,我们针对婚介工作中存在的个别婚介所擅自扩大婚介范围,从事涉港、澳、台、华侨婚介业务,以及私自高价转让,从中牟利;服务态度差,以婚介名义骗取登记费等问题,结合一年一度对《婚介管理办法》贯彻情况的检查以及年检工作,加大对婚介所清理整顿工作,从10月份开始,今年元月上旬结束,历时3个多月,是近年来投入时间、人力、财力最多的一次。为了检查到各婚介所的真实情况,我们利用星期六、星期日休息时间,采取不打招呼的形式,突击性地集中进行7次大的行动,对全市婚介所进行清理整顿,取缔了西安市新家园婚介所等13家严重违规的婚介所;对于西安市好和婚介所等11家存在一些问题的婚介所给予缓登,限期整改,否则将注销其婚介资格;对于经营规范、群众反映好的西安市老年婚介所等86家婚介所进行了注册登记,统一换发了行业许可证。在元月16日《西安晚报》第三版公告了86家合法婚介所。同时在当天的《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分别报道了取缔13家婚介所的消息。这次清理整顿,在全市婚介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净化了婚介市场。
在西安晚报公告之后,我们又向驻西安地区新闻单位发文,通报保留86家合法婚介所名单,并就婚介广告的有关规定向新闻单位逐一送达和沟通,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了新闻舆论的监督。在2月20日刚刚召开了2003年全市婚介工作会议,安排布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重点强调了狠抓行业整顿、狠抓制度落实、规范婚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最近征婚广告已逐步规范,群众反映婚介所守信了,服务质量上去了,红娘的形象回来了。
四、 立足方便服务新人,倡导文明节俭婚俗,积极的开展了婚姻服务工作。
局领导在婚协成立大会上明确指出:我市的婚姻服务是一个薄弱环节,强调协会成立后,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尚待开发的事业,加大工作力度去挖掘和开发。几年来,协会在这方面积极动脑子、想办法,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成功的举办了4次大型集体婚礼。为了全面宣传贯彻《婚姻法》,倡导婚事新办、文明节俭、隆重典雅的新时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与有关部门先后举办了“九九敬老集体婚礼”、“绿色家园”、“世纪同心”、“玫瑰情缘”等大型婚典活动。这几次活动省、市有关领导都到会祝贺,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在社会上反映良好,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既体现了民政管理婚姻的地位,也扩大了婚协人的影响。
二是加强了婚姻服务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过去我市各区县的婚姻服务工作,服务项目不统一,同样婚庆用品价格不统一,加之婚姻登记与婚姻服务没有分离,在群众中往往造成搭车收费之嫌。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状况,让婚姻当事人高高兴兴办证,明明白白交费,我们要求各区县婚登处将婚姻登记与婚姻服务分离,坚持先登记后服务、服务项目自愿选择的原则。我们还公开了婚姻登记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公开了办理登记的条件、程序、时限及需要准备的证件和材料;公开了登记收费和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公布了投诉电话。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规范了婚姻服务项目,规范了进货渠道,统一降低了成本,并明确了婚姻服务用品必须低于市场价格的规定,让利于新人。比如:结婚证珍藏盒、龙凤纪念币、婚姻教育书籍等,已集中登记的12个区县基本上都能按市上的要求,坚持婚登与服务分离,不仅让前来登记的新人们办的舒心,而且让他们办的放心。
三是编辑,出版了婚前教育VCD光盘,填补了我省及西北地区婚前教育光盘制作的空白。2000年,协会根据国家十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国计生字【1996】176号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市办字【1997】90号关于普及婚前教育的文件精神,与陕西音像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公司联合制作了婚前教育光盘。这个专题片内容丰富,集我国婚姻法规、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优生学、性医学为一体,是新婚夫妇婚前教育的好教材。从2005年发行以来,集中登记的12个区县都给予了积极宣传,既强化了婚前教育,也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我们还利用婚前教育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宣传教育工作。四年来,免费赠送《心系新人》书籍和礼包6万余份,对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我市的心系新人活动在全国名列第三,受到了民政部、全国妇联心系新人组委会的表彰。
回顾过去四年工作,我们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拓展了婚姻工作的外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益于市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区县局和有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得益于各位理事、各位常务理事的辛勤工作与积极努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理论研讨活动开展的不够活跃;会务活动不够经常,而且形式缺乏灵活多样;在为会员服务和联系方面做的不够,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着力研究和解决。
通过这次会员代表大会,将要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协会工作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各项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是四年来的工作总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